广州天河公园相亲角微信群_广州天河公园相亲角微信群号是多少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有户口残疾也行》刷屏朋友圈,其中的"相亲价目表"更是引发社会热议。

 一、聚焦--"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新鲜出炉,相亲者压力山大

这张价目表根据身价、是否有房有车以及学历等对男性和女性分别划分了等级。例如男性如果身价在500万到1300万之间,而且拥有北京户口、房产、轿车又是高学历的话,就属于"顶配"级别,如果这些条件都达不到则"不考虑"。

因为这份"相亲价目表",北京的"白发相亲角"引来关注。在中山公园、天坛公园,许多父母凑在一起,帮儿女择偶,相亲条件被分解为户籍、房产、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等一项项指标。其中,"京籍京户"、"中心城区及教育高地房产"、"中高档轿车"、"男性学历硕士以上或海归,月薪5万以上"、"女性本科或硕士、月薪2万以上"等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指标。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相亲者不仅败在房产、户口等硬条件上,还因为某些荒唐的理由被拒绝。例如,因为"十羊九不全"的民间说法,属羊人士受到歧视。一些父母甚至抛出"可以轻度残疾,但属羊的绝对不行!"等惊人言论。

二、解析--"白发相亲角"引争议,如此相亲体现阶层焦虑

"白发相亲角"现象遭指责

所谓"白发相亲角",顾名思义,就是以50后、60后的父母为主体的"交易市场",而其儿女则是被明码标价的"商品"。除了北京的"白发相亲角"之外,全国类似的相亲角还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在公园里。比如上海的人民公园、厦门的中山公园、广州的天河公园、西安的革命公园、济南的千佛山公园以及哈尔滨兆麟公园里都有非常有名的"相亲角"。

"白发相亲角"现象目前已经引发各大媒体关注。按照正确的三观理解,婚姻当然要有爱情基础,相爱的两个人才适合结婚。格外甚至只看重户籍、收入、房产等硬性物质条件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或是中国式相亲鄙视链,这种赤裸裸的带着目的的相亲,完全不考虑爱情,俨然是把子女当成了商品进行交易。这显然与社会倡导的正确三观不一致,这是引起广泛争议和招致批评、指责、嫌弃的主要原因所在。  

阶层焦虑成为诱因

将子女的条件放在公园进行"明码标价",这样宛如集市售卖一般的行为令做子女的颇为无奈。这些子女中,有一部分根本不知情,还有一部分知道父母这么做,但也管不了父母。这些家长即使酷暑天,也要来到相亲角去认真交流、了解对方信息,显然,他们的内心存在焦虑感。他们中的大部分属于中产阶层,面对社会转型,他们意在通过相亲这样一种稍显体面的方式对抗日益下滑的社会阶层地位。

按照国际通行的算法,实际收入在社会中间收入的75%到125%区间的人,算是中产。世界银行出过一份研究报告,报告调查了发展中国家超过七百个家庭的收入,发现新增的中产阶层,其实主要是处于中产阶层中的低收入人群,也就是社会中间收入的75%的那部分人。

上世纪80、90年代,大家的工资没有太大差距。即使个体经济刚刚崛起,但物质方面的东西并不是大家在找对象时参考的重点。大家更看重的首先是对方的工作单位、外貌颜值,其次是知识水平、个人爱好等。

现如今,初步完成财富积累的中产阶层面临较为尴尬的境地。既要防止自身地位的日趋下滑,又要担心更低阶层超越自己。而通过相亲这种方式,挑选出学历、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各方面"门当户对"者,越来越被一些家长看作是保住自己社会阶层地位的"救命稻草"。

三、总结

"相亲价目表"的出现引发社会热议。面对婚姻,物质条件重要还是精神契合重要的问题成为争论的核心。一方面,物质条件为婚姻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合拍的三观以及共同的精神追求同样婚姻得以延续的动力。由此看来,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二者不能简单拆分为对立关系。唯有平衡好两者的比例,既有面包,又有爱情,更要有包容与成长。双方才能长久地走下去

 婚姻基础是共同忍耐+合作。在较多90后看来,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结成的一种联盟。两人可以一起闯荡生活,一起去看遍世界。总之,婚姻始终要建立在爱情以及信心上。

“我想为女儿找一个老家的,在广东这边工作的。”53岁的刘梅还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她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打着,和手机另一头的陌生人交流彼此子女的信息。

女儿去年研究生毕业独自到惠州工作后,她的婚姻大事正式列上了刘梅的日程。为了让女儿早日“脱单”,她一方面积极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方面,注册了QQ和微信,加入了各种父母相亲群,下载了相关的APP,努力适应社交新模式。

母亲刘梅的心态并不是孤例。广州天河公园、深圳莲花山、上海人民公园……家长们扎堆替儿女相亲。

婚姻的围墙之外,超过2亿的单身人群及其背后的家庭组成了庞大的相亲市场(数据来自2016年国家年鉴),家长在各类相亲市场中奔忙,折射着中国式的婚姻焦虑。

相亲角搬到了网上

“看微信、看头条、看大亲家,每天都要打开无数次。”刘梅向羊城晚报记者展示了她目前最常用的三款手机应用,除了浏览资讯,她在女儿的婚恋问题上倾注了绝大部分的心思。

在今年9月一次老同学的聚会上,刘梅被推荐了一款名为“大亲家”的APP,“他们说有很多家长在上面注册了,都是给儿女找对象的,会根据你的资料和需求进行匹配。”

在此之前,她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陆续给女儿介绍了几个适龄男孩子,还第一次加入了QQ群,和在相亲角上认识的家长们互相交流信息,“我们以前落伍啦,现在互联网上信息好多。”

这些针对适婚男女家长的APP并不是新事物。早前,一款名为“人民广场相亲角”的APP因其颇具辨识度的名字,在上海的家长圈中火爆一时;另一款基于家长地理位置的相亲社交APP“亲家”,同样宣称着眼于扩大家长社交面,从而帮助孩子找到对象。

抱着不放过一丝机会的心态,刘梅下载了APP,填写了女儿的信息,没多久就收到了感兴趣家长送来的玫瑰和“点赞”。

“一般看到资料差不多的就会聊一聊。”刘梅并不熟悉互联网上的“套路”,她谨慎地开始了网上的交流,从常规的互相询问子女身高、学历、工作情况,到交流家里的经济情况,“有遇到过合意的,加了微信,还没线下见面。”

其实,她还在观望之中——“互联网上什么人都有,上传的资料并不一定真实”。她做了用户认证,也只和认证用户慢慢沟通,“父母登记的真实性相对比较高,但有没有诚意找,聊久了才能知道。”

在这个平台上,家长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后,会相互交谈试探,通过网络让彼此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交换子女们的QQ、微信等****,由子女们决定是否见面,继而进一步发展。

中国式焦虑遇上互联网+

“升官没有?”

“还没呢。”

类似的对话在QQ群“上海父母相亲会”里几乎每天都有,有意思的是,他们口中的“升官”并不是担任领导职务,而是升任婆婆、丈母娘。

这个210人的大群创建于2014年,常年在线人数达100人,每天活跃人员也有数十人。在该群公告里,建群的初衷一览无遗:“家长与未来的女婿、儿媳群内直接沟通交流,为忙于学习工作圈子狭小的孩子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孩子是80后90后单身青年)。”

在这个群里,家长们定期交流自家孩子的情况,顺便互相打听有无合适的资源。家长们都把群名片自觉修改成“省份简称+昵称+子女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在聊天时这些信息一目了然,越活跃的家长曝光度越高。羊城晚报记者简单统计发现,这个群里聚集了来自沪、皖、豫、苏等17个省、直辖市的家长,孩子年龄从1983年到1995年不等,多数集中在1990年前后。

“用家长的视野来确定孩子未来婚姻的走向是中国式婚姻的一大特色。”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沛东曾于2007年深入研究白发相亲角现象,并著有《谁来娶我的女儿?》一书。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普遍的社会性焦虑”在蔓延,“谁来娶我的女儿?”这样的呼号体现的正是这些公园相亲角多数父母的失望和无助,“这句话背后难以按捺与排解的正是这种‘中国式焦虑’。”

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前,家长为儿女寻找对象一般是通过熟人介绍,或者通过线下婚介所、城市公园相亲角等线下聚集地去收集婚配对象信息。而如今,这种“中国式焦虑”有了更深刻的互联网+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