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说苏联从二战开始到解体这段时间历史的说吗?

2.吉尔吉斯斯坦旅游整体特点

马蜂窝自由行旅游攻略塔吉克斯坦_塔吉克民宿

乌兹别克斯坦电子签

中亚签证又添利好信息:自2018年7月15日起,乌兹别克斯坦开通电子签啦!

现在塔吉克斯坦电子签、吉尔吉斯斯坦电子签、哈萨克斯坦的乘坐阿斯塔纳航空72小时过境免签,中亚越来越适合旅游了!

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费用从最开始的购买邀请函90美元+签证费70美元总共160美元:

再到18年2月份的取消邀请函要求、签证费70美元,再到18年7月份的开通电子签、费用20美元;申请时间也从最初的至少一个多月,到现在的3个工作日审核电子签,方便了太多!

乌兹别克斯坦介绍

这是马蜂窝上对乌兹别克斯坦的简短介绍: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中亚五国中旅游最丰富的国家,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个国家多元的民族文化和融合东西方的美食。国内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如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和波斯、伊斯兰历史上强盛王国时期留下的古迹、中世纪的清真寺、古城遗址等。来乌兹别克斯坦,一定要去三个地方:塔什干、布哈拉和撒马儿罕,这里是异域文化风情的展示,同时也是诸多历史的见证,古建筑遗迹的汇集之处。

乌兹别克斯坦地图,来源:.lidicity

暂时不在网上找乌兹别克斯坦的来诱惑大家啦,相信看到这篇攻略的朋友都是已经打算去乌兹别克斯坦的了,不用诱惑啦:)

电子签step-by-step

Step-0:申请网址

s://e-visa.gov.uz

主页:

点击Application for e-visa开始签证申请。

Step-1:国家

Step-2:旅行时间

电子签般是给最长30天停留,在出行前三个月内申请。

Step-3:个人信息

Step-4:照片与护照

照片要35mm*45mm,像素300dpi。这俩文件大小要控制在1MB以内(FAQ里又说文件大小在500Kb以内…保险点还是控制在500Kb以内吧)

照片及护照信息页的规格要求如下:

这一步很容易不合要求,可能会看到下图的错误提示:

返回上一步重新上传合规照片和即可。

Step-5:激活

首先填写邮箱和验证码:

Se之后,会收到如下信息:

收到的邮件:

点击链接即可激活(注意这封信里的激活码在之后的过程中要用到):

Step-6:付款

打开主页,点击申请电子签之后,点击第六步Payment:

输入相关信息之后下一步会到20美元的付款页面,只能用Visa支付。会发送短信给银行预留手机进行验证。

验证成功则会看到支付成功的提示:

并且邮箱里收到确认信:

Step-7:获取结果

等待3个工作日之后,邮件获得申请结果;若签证通过,则可打印出电子签,开始愉快的旅程。

注意在乌兹别克斯坦停留3天以上的旅行者需要到警局登记注册(一般是由酒店搞定),出境要检查登记注册单。

据说目前拒签率不到2%。

有问题的话可以联系:

电话: (+998 71) 200-00-88?

邮件:info@evisa.gov.uz

有没有说苏联从二战开始到解体这段时间历史的说吗?

?最近新疆可以说是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之一了,讲真,我今年也有去新疆旅行的,甚至已经开始做攻略了。但是看到最近新疆被游客挤爆的新闻,和朋友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暂时搁置了这个,不过今年应该还是会去的。新疆之旅如此火爆,又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前一段时间居家,总是刷到新疆美景美食的宣传啊!还被顶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独库公路、天山天池、沙漠景观、可可托海......半个月都游不完的美景、各种美食,这谁能受得了啊!俗话说上半年存钱下半年花,上半年的期下半年休!当然是疫情稳定下来了,就赶紧背起行囊出发啦!

第二个原因就是压力真的山大且爆棚,就我自己来说,连续工作半年多了,很需要换一个环境调整一下自己,不然感觉很难高效率的持续工作了。抛开没事找事的领导、难缠的甲方、无穷无尽的加班、还不完的房贷、车贷,以及生活中看不到尽头的一地鸡毛蒜皮的琐事,去一个足够辽阔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以及充满地域特色的美食、风土人情、独特景观,那么新疆正好可以满足这一切幻想。

特别是这个季节又是新疆水果集中上市的绝佳时机,简直就是舌尖上的天花板呐~不仅如此,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尤其是无肉不欢的朋友们,这又将是碳水爆棚的一次旅行,说实话我已经馋新疆的羊肉串很久了~

最后呢,可能是一些小小的私心了,是每个人因人而异的。比如我打算跟最好的朋友结伴去旅行,在她心目中的新疆足够神秘,加上最近灵感枯竭期盼能够找到新的创作灵感。新疆之旅时长注定不会很短,用她的话来说没准能偶遇某些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或事也说不准,旅行就是要用来憧憬的,可以说非常浪漫主义少女心了。

虽然想象很美好,但是此时现实情况却是传说中的最美公路,人山人海。甚至还有报道民宿200一间的房间涨到1500,即便如此房间也很难订到。根据我多年旅游经验,还是避开寒暑再去游玩吧。不但票价以及住宿可能会有折扣,车厢里飞机上也不会有熊孩子不断哭闹,把好好的解压之旅变成增压之旅。静下心来,反而能够好好欣赏美景了。

只能说努力工作学习之余去享受生活,这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趣啊,去新疆旅行,也正是这乐趣之一。虽然暂时被人山人海劝退,但是来日方长,今年一定要去新疆玩一玩~

吉尔吉斯斯坦旅游整体特点

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但它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过程至少经历了23年。成为加盟共和国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自愿,也有强迫;有升格,也有降格;有内部改组,也有外部侵略。

1922年12月,全俄第十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南高加索联邦等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全权代表在联盟成立条约上签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南高加索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组成联邦是当时苏联强迫加入的,其简单粗暴的做法伤害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所以后来还要分开。)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共有三条:一、这个共和国一定处在边疆区,应同苏联的邻国有共同的边界;二、以自己的名称作为共和国名称的那个民族,在该共和国的人口应占半数以上;三、这个共和国人口总数应在一百万以上。

根据新宪法的规定,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制约作用,苏联社会主义联邦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落入有名无实和严重变形的尴尬境地,宪法中规定的加盟共和国“主权”和“自由分离权”被束之高阁。苏联把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联邦置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二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

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4.1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但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不安。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苏联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但造成当地民族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的毫无限制地鼓励向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移入俄罗斯民族的政策。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被降格和并入俄罗斯联邦是苏联***和苏联不尊重当地民族意愿和违背民族自决权原则的表现。它实际上是在当地居民对此事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其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第一节 教育事业状况与政策

一、十月革命前教育简况

十月革命前,中亚地区教育非常落后,没有一所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当时该地区教育有以下特点:1、居民受教育程度极低,文盲充斥。18年,在9-49岁居民中,吉尔吉斯人识字者仅占0.6%、土库曼人占0.7%、塔吉克人占0.5%、乌兹别克人占1.6%、哈萨克人占2%。 1913年,乌兹别克斯坦识字人口占2%、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识字人口分别占1.5%、2-3%。 2、伊斯兰教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当时的教育主要是一种宗教教育,学校与宗教合一。早在八世纪,在现今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就出现了伊斯兰教经文学校,学生主要通过背诵阿拉伯文经文学习文化。中世纪,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清真寺创办了初等和中等宗教学校,讲授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义,培养职业宗教人员。学生大都为官吏和富豪子弟。3、受俄罗斯的影响较大。沙俄时期,当局出于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创办了俄罗斯学校和当地民族混合学校,讲授俄语和实用知识。在哈萨克斯坦创办了俄语哈语学校、男女生混合学校。1911年,在现今中亚除哈萨克斯坦外的四国有63所这类学校,在校生4000余人, 在塔吉克斯坦还开办了10所培养低级官吏的学校。

二、苏联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状况

1、苏联教育政策及在中亚地区的体现

苏维埃建立后,苏联党和把发展教育事业视为国民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全国推行义务教育。当局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共和国的国民教育事业,并取了一系列措施:1、为中亚五国制定和改革文字。在20-30年代,苏联将中亚地区使用的阿拉伯字母先改成拉丁字母,后又改为吉里尔字母,即俄文字母。如果说将阿拉伯字母改成拉丁字母使学生易学,那么改成俄文字母则明显使其向俄文*拢,便于俄罗斯化。在不到十年期间两次改文字,对该地区教育发展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2、取空前未有的大规模扫盲运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为推动扫盲运动的开展,苏联用各民族文字出版了大量识字课本、教科书和直观教材等。中亚五国广泛开办了成年扫盲学校和扫盲班。例如,塔吉克斯坦,1926-1932年,各类扫盲点由63个发展到3300个,脱盲人数达13万多,其中妇女2万多,1940年顺利完成了扫盲工作。 1932年,中亚五国识字人口已超过60%。 到50年代后期,中亚五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3、确保教育世俗化,使教会同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4、大幅度增加对教育的预算拨款,普通学校获得展,如,1937年对普通学校的拨款比1932年增加了3倍多。1933-1937年,塔吉克斯坦学生人数几乎增加一半,乌兹别克斯坦增加了3.5倍,吉尔吉斯坦增加2.5倍,土库曼斯坦增加0.8倍,哈萨克斯坦增加0.7倍。 1940年,苏联对哈萨克斯坦的教育拨款为6.86亿卢布,到50年代初则增加到13.6亿卢布,增长了1倍。1940-1941学年与1914-1915学年相比,乌兹别克斯坦普通学校的学生增加74倍,普通学校为4838所,在校生126万多人,教师人数达3.6万人。塔吉克斯坦普通学校的学生增加853倍,吉尔吉斯斯坦增加46倍,土库曼斯坦增加36倍。学校种类和级别也增加,各共和国陆续建立起一批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卫国战争最困难年代,苏联还拨出大量经费用于发展民族共和国的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高等学校的大部分本地民族学生,规定免收他们的学费,并为穷苦学生提供食宿。在战争年代高校学生人数显著减少,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共和国的大学生名额却有很大增长。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的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人数也有所增加。16年,苏联已普及了十年义务教育。1940-18年,全苏大学生总数增长了5.3倍,而土库曼斯坦则增长了10.1倍,乌兹别克斯坦增长了13倍,吉尔吉斯斯坦增长了16.1倍,哈萨克斯坦增长了22.2倍,塔吉克斯坦增长了22.6倍。5、在教育方面也推行缩小或拉平与全苏水平差距的政策。正是由于苏联当局在教育方面所取的措施,使中亚五国教育状况明显改善。据19年苏联人口统计资料,原来文化教育落后的中亚地区,每千人中具有中等和高等教育程度者617人,与全苏水平638人相比已十分接近。

根据13年生效的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中亚五国在教育体制等方面除与俄罗斯保持一致外,还享有同其他加盟共和国同等的在制定本国国民教育政策方面的权限。80年代,在哈萨克斯坦出现了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当地主体民族优先的规定。

3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民族政策存在错误,人为地加速民族接近和融合的过程,使中亚五国的教育失去自己的特点,完全成为俄罗斯教育的翻版,教学语言也逐渐改用俄语。这对独立后中亚五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后果。

2、苏联时期各类教育状况

苏联时期,中亚五国的国民教育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步建立并形成了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校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各类教育简况

学前教育。这是在十月革命后逐步形成的教育形式。20年代起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开始设立学前儿童教育机构。1990年,乌兹别克斯坦常设学前教育机构为00个,入托受教育儿童为130万名。哈萨克斯坦分别为8700个和120万名。中亚其他三国学前教育机构也有较展。

普通教育。苏联时期,普通教育发展迅速,实现了普及十年制义务教育。在教育体制方面各共和国相似,皆用统一的教学大纲,以保证整个普通教育的连惯性。中亚五国普通教育的发展有个过程。例如,1956年乌兹别克斯坦基本完成普及七年制义务教育,1959年开始普及八年制教育。塔吉克斯坦1950年就完成了普及七年制义务教育,1962年完成了普及八年制义务教育。中亚五国普通学校发展情况见下表。

://.qianchengbook/prodshow.asp?ProdId=NO9552

入侵阿富汗

19年12月27日,苏联的行动开始了。

自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开始了其全球扩张的步伐,这种扩张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19年12月27日,苏联直接出兵阿富汗,把扩张运动推向了顶峰。

!!!

阿富汗,地处欧亚大陆东西交通要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从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对阿富汗王国进行渗透,将其逐步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13年7月,阿富汗国王查希尔的堂兄、前首相达乌德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推翻不甘受苏联摆布的查希尔国王,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国”,达乌德自任国家元首。但是,达乌德同样不甘心做莫斯科的顺民,对苏联表现出了离心倾向。17年4月,在达乌德访苏期间,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亲自出马,规劝他改变疏远苏联的政策。然而,出乎勃列日涅夫的意料,达乌德的回答是:“我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总统。”正如达乌德的助手后来回忆的,此举等于“在自己的状上签了字”。4月27日,达乌德刚从莫斯科回来不久,苏联便策划一批阿富汗青年军官发动,推翻了达乌德。坦克履带碾过总统府的台阶,鼾睡中的达乌德的身上被冲锋枪打得像个马蜂窝。成功后,在苏联的支持下,阿富汗建立了以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任革命委员会的亲苏——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塔拉基上台后,极力奉行亲苏政策,并赢得了莫斯科的欢心。但是,塔拉基内部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派系斗争。他所属的“人民派”与以总理阿明为首的“旗帜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化。争斗的结果,便是这个国家5年之内发生的第三场。

19年9月14日,苏联驻阿富汗大使普扎诺夫设计帮助塔拉基诱捕阿明未果,塔拉基反被阿明借机推翻,阿明自任革命委员会。曾经显赫一时的塔拉基,竟然被阿明的手下用一只小枕头憋死。这就是所谓的“九月”。

“我决定,干掉他!”

“九月”加深了阿明对苏联的仇恨。阿明上台后,公开指责苏联插手帮助塔拉基策划阴谋,迫使苏联撤换了驻阿大使普扎诺夫。他还要求苏联撤回在阿富汗的3000名军事顾问、教官和技术人员,并拒绝了苏联向其发出的访苏邀请。苏联担心失去阿富汗这块苦心经营的阵地,决定出兵干预。19年10月下旬的一个夜晚,勃列日涅夫召开苏共中央政治局秘密会议,专门讨论如何处置阿明的问题。据会议的参加者后来回忆,勃列日涅夫清了清嗓子,低沉而威严地说:“我决定,干掉他!”

入侵阿富汗的行动方案是在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的亲自领导下,由国防部、总参谋部、中亚军区等共同制定的。

12月12日,苏军在苏阿边境地区建立了相当军一级的指挥机构,由国防部副部长索科洛夫元帅担任总指挥。为了加大入侵行动的突然性,苏军用了就地动员、就地扩编、迅速展开、快速推进的办法。除空降部队外,苏军主要使用了中亚军区和土库曼军区靠近阿富汗边境的6个师。12月14—15日,苏军还以远程空运演习为名,将白俄罗斯军区第103空降师和南高加索军区第104空降师调至中亚,同时,将中亚军区第105空降师秘密推进至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

到12月24日为止,入侵阿富汗的军事准备已基本完成。侵阿苏军共有6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空降师、3个武装直升机团队和2个运输直升机团,共12.5万人;装备有坦克2000余辆、步兵战车1000辆、各种火炮2000门、汽车2.5万辆、各种固定翼飞机200架、直升机150架。作为策应,苏军总参谋部还命令在西线的苏军和东欧国家军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命令在蒙古的驻军进入全面戒备状态。

与此同时,一支苏联特种部队以“协助剿匪”为名,在贝洛诺夫上校的率领下,秘密进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郊外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可是,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苏联人还是露出了马脚。在喀布尔的美国特工迅速将有关情报发回华盛顿。美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专家从这批不速之客携带的特种装备得出结论:苏军总参谋部的特种部队到了喀布尔,苏联人在阿富汗要有大动作。

“这是最后通牒吗?”

19年12月27日,苏联的行动开始了。

当晚,苏联驻阿富汗大使布萨诺夫突然给阿明打来电话,说:“鉴于阿富汗目前政治局势混乱、势力猖獗和日益扩大的反苏倾向,苏联***中央委员会认为,作为阿富汗、总理和人民民主党总书记,你,哈菲佐拉·阿明,已经丧失了控制局势的能力。为了避免阿富汗局势的恶化,避免喀布尔成为帝国主义反苏势力的附庸,避免不必要的流血,莫斯科建议你辞去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总理以及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职务……”

“这是最后通牒吗?”阿明问。

“您可以这样理解,”布萨诺夫告诉阿明,“一个小时以后,将有4辆苏军装甲车去达鲁拉曼宫负责你和你家人的安全撤离。”堂堂的一国元首怎甘心听命于苏联的摆布,阿明将希望寄托在了忠于他的部队上。他想给他们打电话,命令他们将他解救出去。可是,阿明不知道,早在当天下午,一批苏联专家就以检修通讯设备故障为名,闯入喀布尔电话局,截断了总统府达鲁拉曼宫与外界的一切电话联系,只留下通向苏联大使馆的一条专线。在现代化的牢笼中,阿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情急之下,阿明唤来两名贴身侍卫,交给他们两封亲笔信,命令他们火速赶到卡尔加和普利查吉,调那里的驻军前来喀布尔救驾。

他没想到的是,这两名侍卫刚翻出达鲁拉曼宫高大的院墙,就被苏联军队俘虏了。在严刑拷问之下,他们不仅供出了阿明的突围方案,还绘制了达鲁拉曼宫内外详细的建筑结构和防御布防图。而此时,阿明还在做着突围的美梦呢。

20时40分,布萨诺夫再次打来了电话。阿明想争取最后的时间。他对苏联大使说:“事出突然,我担心部下们,尤其是将领们想不通。我想开个会,做做工作。”

电话那边传来一阵冷笑声,布萨诺夫打断了阿明的话:“亲爱的阿明同志,您的将领们都在我这里参加宴会。怎么样,您不来喝上一杯?”此时,在苏联大使馆的宴会厅里,阿明的将军们在主人频频劝酒之下,已经被伏特加和杜松子酒灌得烂醉如泥了。

22时20分,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帕普金中将气势汹汹地来到达鲁拉曼宫三楼。他要同阿明进行最后的谈判。随着时间的推移,谈判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双方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阿明把手一挥,大喊一声:“送客!”

满腔怒火的帕普金中将同4名保镖刚走出大门,就听见枪声四起。帕普金应声倒地。枪声过后,达鲁拉曼宫的院子里留下了5具苏联军官的尸体。“事情办糟了!”本想抓帕普金作为人质的阿明,这时失去了讨价还价的最后资本。

听说达鲁拉曼宫内发生枪战的消息之后,布萨诺夫立即以第二行动负责人的身份下达了攻击命令。同时,布萨诺夫还给阿明挂了个电话,说帕普金私闯达鲁拉曼宫“完全是个人行为,决不代表苏联的意思”,想以此稳住阿明。23时40分,喀布尔郊区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内马达轰鸣,大批苏联伞兵和内务部特遣部队向喀布尔市内开去。行动开始了。

参加进攻的苏联特种部队共3个营,分别向达鲁拉曼宫、阿内政部和喀布尔广播电台进发。突击队指挥官贝洛诺夫上校亲自率领12辆T—62型坦克、10辆步兵战车、5辆装甲运输车和120名突击队员逼向达鲁拉曼宫。

只用了12分钟,突击队便解决了总统府的防御,并将阿明及其全家赶到他的办公室里。贝洛诺夫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交给阿明。这是苏联事先草拟的“阿富汗邀请苏联出兵”的“邀请信”。阿明瞥了文件一眼,自知已回天无力,愤而将信撕得粉碎。又一阵枪声响过之后,阿明和他的4个妻子、24名子女倒在了血泊之中。

12月28日凌晨,早已集结在苏阿边境的大批苏军分东西两个突击集群,大规模侵入阿富汗。同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选举卡尔迈勒为总书记,正式建立苏联扶植之下的傀儡。根据此前一天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议,苏联塔斯社发表声明,宣布“应阿富汗领导集体的请求,苏联派出有限的部队进驻阿富汗”。在此后的一周里,阿富汗全境失陷。

严重的后果

西方著名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帝国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败亡。入侵阿富汗,使苏联在国内外陷入空前的孤立。在整个80年代,阿富汗问题是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为抗议苏军入侵阿富汗,中国、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联合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在苏联国内,不断听到反对入侵的声音。在阿富汗,侵阿苏军士气涣散,士兵中甚至出现了现象。而阿富汗人民风起云涌的反抗运动,更使侵阿苏军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

1986年3月,新上台的苏联***戈尔巴乔夫发出电报,强令卡尔迈勒到莫斯科“治病”,趁机一脚踢开卡尔迈勒,代之以前国家情报局负责人纳吉布拉。但是,纳吉布拉同样挽救不了苏联在阿富汗的最终命运。

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当最后一辆坦克驶上苏阿边境的阿姆河大桥时,驻阿苏军司令格罗莫夫跳下战车,同前来迎接他的儿子一起徒步走过苏阿边界线。面对蜂拥而上的记者,格罗莫夫只说了两句话:“我是最后一名撤出阿富汗国土的苏军人员。在我的身后,再也找不到一名苏联士兵了。”

苏联人走了。留给阿富汗人民的,是一个永远的伤口.....

苏军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20日,苏军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粗暴干涉他国内部事务。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建立后,经济取得发展,但问题很多,急需改革。1968年1月和3月,反对改革的诺沃提 尼被迫先后辞去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书记和共和国总统的职务,改革派杜布切克当选为第一书记,斯沃博达任总统。杜布切克执 政后大力推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改组中央团和书记处,撤换反对改革的重要人物。4月,捷共中央全会通过《行动纲领》 ,强调捷克斯洛伐克正处于新的转折时刻,“必须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并 提出建立联邦制国家,在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与合作的同时,发展同一切国家的互利关系等等,西方电讯社称该 国出现了“布拉格之春”的活跃局面。

苏联对捷的改革深为不满,认为它是反苏的,超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对它横加指责,并施以军事压力。7月中 旬,苏、波、匈、保、东德5国***在华沙开会,联名致信遣责捷的《行动纲领》。在遭到捷共中央反驳后,8月20日晚 ,一架载有几十名荷枪实弹的苏联突击队员的苏联民用客机谎称飞机出现故障,在布拉格国际机场降落,并迅速占领机场。接 着,装载坦克、大炮和苏军部队的巨型运输机纷纷降落,苏军很快占领总统官邸、捷共中央大厦等党政领导机关和布拉格各重 要据点,逮捕了杜布切克等捷共***。与此同时,50多万名苏、波、东德、匈、保的武装部队从四面八方越过边界,于次 日,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同斯沃博达、杜布切克等人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在苏联的压力下,捷方被迫于8月26日 签署公报,承认五国军队入捷是因为帝国主义在加紧策划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阴谋。10月16日又签订了《关于苏军暂时留 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使苏军占领合法化。苏联武力干涉他国内政,遭到世界各国和人民的严厉谴责。(本文写完,好累,去参考资料上看详细)

吉尔吉斯共和国(The Kyrgyz Republic),简称吉尔吉斯坦,为中亚东北部的内陆国。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吉尔吉斯坦面积为19.85万平方公里,东南和东面与中国相接,北与哈萨克斯坦相连,西界乌兹别克斯坦,南同塔吉克斯坦接壤。吉尔吉斯坦境内间流湖泊众多,水丰富。主要湖泊有伊塞克湖、松格里湖、萨雷切列克湖等,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风景优美,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地处东部崇山峻岭中的伊塞克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是有名的“热湖”,有“中亚明珠”的美誉,是中亚地区旅游疗养的胜地。湖区气候宜人,风景美丽,湖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治疗多种疾病。

历史

吉尔吉斯坦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已有文字记载。其前身是公元6世纪建立的吉尔吉斯汗国。15世纪后半叶吉尔吉斯民族基本形成。

16世纪受沙俄压迫,自叶尼塞河上游迁居至现居住地。

1916年被沙俄并吞。1917年11月至1918年6月建立苏维埃。

根据中亚民族国家的划分,1924年10月14日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州,名为卡拉-吉尔吉斯自治州。

1925年5月25日称吉尔吉斯自治州。

1926年2月1日改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1936年12月5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

1991年8月31日通过国家独立宣言,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并于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艺术

教育全国共有各类学校近2200所,在校生共计约108万,教师约7.2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80多所,在校生约4.3万人。高等院校49所,在校生约25万人。著名高校有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吉美中亚大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吉俄斯拉夫大学、奥什大学等。 吉主要报刊有《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吉尔吉斯旗帜报》、《楚河消息报》、《比什凯克晚报》、《比什凯克晨报》、《法制报》、《共和国报》、《阿萨巴报》等。主要通讯社是“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创建于1937年。主要广播电台有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广播电台,于1931年建台,用7种语言(吉、俄、英、东干、德、乌兹别克和维语)广播。主要电视台有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电视台,于1958年建台,节目用吉语、俄语和英语播出。此外,还有“金字塔”等几家私营电视台。

环境

吉尔吉斯坦气候温暖、干燥。沿岸地区7月平均气温约17℃,盆地西缘的1月气温平均约-2℃。年降水量自西向东激增,夏季从100毫米到最高410-510毫米,盆地东部常年积雪。常有强劲大风吹向湖泊,在西部风速平均每小时约145公里。

民族

有87个民族,其中95%以上的人口由8各民族组成:吉尔吉斯人占70%,俄罗斯人占8%,乌兹别克人占13.8%,乌克兰族占1.8%,哈萨克人占0.9%,日耳曼族和塔吉克人各占0.8%。 100多年前从中国陕西、甘肃等地迁徙到中亚的回族在吉尔吉斯境内有12万人,被称为“东干族”

节日

独立日

8月31日(1991年)

国家宪法节

5月5日(1995年)

其它法定节日

有5.1劳动节;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5月9日;3月21日纳乌鲁斯节(春天的节日),3月8日妇女节。还有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宰牲节,等等,日期每年不固定,按伊斯兰教历。